TCP/IP協定
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/ Internet Protocol
網際網路協議套組(英語:Internet Protocol Suite,縮寫為IPS),是一個網路通訊模型,以及一整個網路傳輸協定家族,為網際網路的基礎通訊架構。
它常被通稱為TCP/IP協定族(英語:TCP/IP Protocol Suite,或TCP/IP Protocols),簡稱TCP/IP。
因為這個協定家族的兩個核心協議,包括TCP(傳輸控制協定)和IP(網際網路協定),為這個家族中最早通過的標準。由於在網路通訊協定普遍採用分層的結構,當多個層次的協定共同工作時,類似計算機科學中的堆疊,因此又被稱為TCP/IP協定棧(英語:TCP/IP Protocol Stack)。這些協定最早發源於美國國防部(縮寫為DoD)的ARPA網項目,因此也被稱作DoD模型(DoD Model)。這個協定套組由網際網路工程任務組負責維護。
TCP/IP提供了點對點的連結機制,將資料應該如何封裝、定址、傳輸、路由以及在目的地如何接收,都加以標準化。它將軟體通信過程抽象化為四個抽象層,採取協議堆疊的方式,分別實作出不同通信協定。協定套組下的各種協議,依其功能不同,被分別歸屬到這四個階層之中,常被視為是簡化的七層OSI模型。
7 |
應用層 |
HTTP、SMTP、SNMP、FTP、Telnet、SIP、SSH、NFS、RTSP、XMPP、Whois、ENRP |
6 |
表示層 |
XDR、ASN.1、SMB、AFP、NCP |
5 |
會話層 |
ASAP、SSH、ISO 8327 / CCITT X.225、RPC、NetBIOS、ASP、Winsock、BSD sockets |
4 |
傳輸層 |
TCP、UDP、TLS、RTP、SCTP、SPX、ATP、IL |
3 |
網路層 |
IP、ICMP、IGMP、IPX、BGP、OSPF、RIP、IGRP、EIGRP、ARP、RARP、X.25 |
2 |
鏈結層 |
乙太網、令牌環、HDLC、幀中繼、ISDN、ATM、IEEE 802.11、FDDI、PPP |
1 |
實體層 |
例如線路、無線電、光纖 |
通常人們認為OSI模型的最上面三層(應用層、表示層和會話層)在TCP/IP組中是一個應用層。 由於TCP/IP有一個相對較弱的會話層,由TCP和RTP下的打開和關閉連接組成,並且在TCP和UDP下的各種應用提供不同的埠號, 這些功能能夠被單個的應用程式(或者那些應用程式所使用的庫)增加。與此相似的是,IP是按照將它下面的網路當作一個黑盒子的思想設計的, 這樣在討論TCP/IP的時候就可以把它當作一個獨立的層。
4 |
應用層 |
HTTP、FTP、DNS |
3 |
傳輸層 |
TCP、UDP、RTP、SCTP |
2 |
網路互連層 |
對於TCP/IP來說這是網際網路協定(IP) |
1 |
網路介面層 |
乙太網、Wi-Fi、MPLS等。 |
OSI DoD 與 TCP/IP 對照圖 |
留言列表